行業新聞

【安全生產大家談】談做安全管理工作應有的態度

       摘要:主要論述了安全管理工作者應有的理念和態度,安全管理工作者要敢于管理,勇于擔責,用服務的理念去做安全管理。我們要提高國際工程的管理水平,提升工程安全質量,使國際工程事業行穩致遠。
關鍵詞:安全管理,工作態度,事故,處罰,預防,主動擔責,服務。
 
        安全管理工作者,需要多方面的綜合素質,有較強的責任心、做事認真、敢抓敢管、有較豐富專業知識、有現場作業的經驗、有較好的溝通能力等等,應該說這些方面都不可或缺,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態度。一個稱職的安全管理者的工作態度,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:一是認真做事,細致扎實;二是嚴格要求,按標準規范去施工,按規章制度去落實;三是勇于擔責,對安全違章和事故敢于處罰當事人,更要勇于承認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。
        安全生產可以從三個要素去分析:“人、作業、環境”。“人”即員工,是作業的主體。“作業”是指在現場的具體作業流程;“環境”指的是工作場所,在本文中,也指安全文化氛圍。安全管理,很重要的是打造安全的環境和氛圍。怎么打造安全環境?除了員工有安全意識,遵守規章,規范作業,管理者嚴肅、嚴格地對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,落實對違章和事故的處罰,并且勇于承認自身工作不足,接受處罰,這是打造安全作業環境的重要環節。
一、落實安全處罰就是預防事故
      我國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針是: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”。從“人、作業、環境”三個要素去分析,“安全第一”是認識和態度,“預防為主”是方法,“綜合治理”是強調對人、作業方法和作業環境管理的整合。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,對違規違章進行處罰就是“預”,防止隱患變成事故;對安全事故進行及時處罰更是“預”,防止小事故演變成大事故。我們的工作中不缺少規章制度,而是缺少落實執行。安全管理人員應該嚴格要求,努力杜絕違章作業,對事故“零容忍”,對違章和事故及時處罰,作業人員就會提高意識,加強防范,事故會減少;如果對事故放之任之,不進行處罰,潛臺詞是出了事故也沒有責任,出了事故也不打緊,這樣就難免發生下一次事故。
二、安全事故需要集體擔責
      出了安全事故,安全管理人員需要主動擔責,接受處罰。這樣大家會認為,安全管理人員是認真的,安全處罰是較真的,這個團體是勇于擔責的。在這樣的風氣影響之下,相信每個人都沒有理由推脫責任,努力把安全工作做好。
以日本的安全文化舉例,日本建立的是從上到下的全員責任式管理機制。死亡1人的代價:賠償金高達1億日元,事故施工單位3年內不得參與政府工程投標,總包單位項目經理和分包責任人員免職處分,并在各種媒體前向公眾謝罪。日本自1996年開始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,1996-2014年間,建筑業安全事故死亡率(占總從業比) 從每萬人1.5下降到0.75。
三、我們需要從服務的角度去理解安全管理工作,我們做安全管理不是為了管人,我們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發生事故,保障大家的安全。
       從這個角度講,安全管理是服務,是善意的舉動。比如說有一處危險高處作業,安全管理人員準備了“高處作業、防止墜落、請戴安全帽、系好安全帶”標示牌,要求作業人員在現場布置張貼,這即是監督,也是服務,這兩者相輔相成才是我們所說的安全管理。管理并不是簡單的監督和處罰,我們更需要從服務的角度去認識安全管理工作。只要處罰有章可循,公平公正,每一次的處罰都是一次善意的服務,避免了一次潛在的事故,挽救了一個可能逝去的生命。
        筆者曾在一個國外水電站項目擔任安全總監。剛到工地初期,一家分包商不重視安全,現場作業不規范,發放勞保用品不到位,要求屢次整改仍不到位,安全隱患大,我要求扣除分包單位當月帳單的安全投入金,引起了分包商的很大意見,甚至惡語相向,但我不為所動,堅持自己立場,后來分包商根據要求做了相應整改,改善了安全管理工作,大家還在一起和睦相處。因為別人會理解,你是為了工作,不是一己之私,不是打擊報復;因為絕大部分的人,都有一定的覺悟,沒有人愿意出事故。
四、如果安全管理工作者,出了安全事故,看不到自己的責任,沒有擔責精神,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嗎?
      1、安全事故的三個原因:人的不安全行為、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漏洞,這三個方面都跟安全管理有關。如果出了事故,我們有必要問一下自己,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、安全管理制度、安全教育培訓、安全投入這些工作都到位嗎?日常隱患檢查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了嗎?對日常違章和事故按文件要求及時進行處理了嗎?相信總能找到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,只有具備這種心態,我們才能不斷提升管理水平。
       2、如果說作為管理者,認為做出了成績是自己有功,出了事故是別人的過,這樣的心態,他會對安全工作盡心履職嗎?反正出了事故,自己沒有責任,自己不受損失,他會全身心投入做事嗎?如果有責任有擔當,一定會去打造安全的現場,營造安全的文化氛圍,因為出了事故自己也有責任。
      3、出了安全事故,安全管理工作者看不到自己的責任,將心比心,人家嘴里不說出來,心里也不服氣。中國共產黨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,建立新中國,靠的是官民平等,主動擔責,不爭功奪利,毛主席和紅軍戰士一起吃南瓜高粱飯,長征路上把馬讓給病號,朱老總帶頭拿起扁擔去挑糧食,這些都是開國前輩們做出的榜樣。與之相反,當年國民黨的軍官高高在上,威風派場,拿高薪厚祿,前方打仗后方跳舞。也因為這種理念的不同,解放戰爭中數倍于解放軍的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,敗給了只有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解放軍。
五、工作中還有一種現象,出了安全事故,安全管理工作者不想處罰別人,更不想處罰自己。這樣做就是瀆職和失職,是對企業的不忠不義。
       對于違章、較小的事故,不愿處罰,似乎也有情有理。分析原因,大家在一個單位,低頭不見抬頭見,何況在工程項目上,大家天天見,在同一個食堂吃飯呢?還有工作配合上的理由,安全工作需要別的部門和單位支持和幫助,處罰了他們,他們還會支持和幫助我們嗎。對現場安全工作不規范要求整改、對違章和事故執行處罰,這是安全管理工作者的職責所在,是由安全管理的工作性質決定的;如果發生了事故,沒有做到事前提醒和事后責任追溯義務,就是失職瀆職。
六、結語
      提高國際工程安全質量的管理水平,是我們國際工程人的職責,也是使命所在。我們看到,華為公司正在被美國政府瘋狂打壓。美國為什么打壓華為?因為華為代表了中國技術和質量的頂尖水平,華為的產品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,華為的5G領先了美國的技術,如果美國坐視以華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崛起,美國會逐步失去世界領先科技大國的地位;美國怎么打壓華為?從產業鏈上圍追堵截,因為華為不能全部靠自己開發生產所有的手機組件,特別是處理器芯片。使用美國芯片制造設備的公司將需獲得美國許可,才能向華為提供某些種類的芯片;美國怎么做得到?因為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掌握了產業上游鏈的關鍵技術,比如安卓系統和谷歌應用、芯片設計軟件、芯片光刻機、芯片裝配線等。
         華為面臨的外部處境,我們做國際工程也會遇到。應該承認,在開拓國際工程市場上,我們已感受到了來自于歐美國家的阻力,如果我國的國際工程業務更進一步發展,將會遇到更大的阻力。但我們會因此而止步不前,接受現狀嗎,當然不能。面對國際工程的未來,我們需要做好兩個工作:一是提前籌劃準備,適應快速變化的、疫情后的國際環境;二是練好內功,提升管理能力,打造優質工程,提高中國公司的美譽度。未來需要謀劃,更需要腳踏實地,我們國際工程人需要努力提高國際工程管理水平,特別是安全質量管理水平,提高中國工程企業在項目所在國的接受度和美譽度,才能使我國國際工程事業這條大船行穩致遠。
來源://www.water12.com/news_detail.asp?id=16264

Copyright © 2002-2011 四川熙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